+关注
扫码和TA交流

寻秋

风光摄影风光贵州尼康对话摄影师图文故事秋天的这景绝了米拍十周年

2024-09-02

 秋天是适合旅行的,无需邀伴,一人便好,顶好能带册书,往深山老林里去。便远离了俗世纷争、都市的躁动,捡一棵梧桐,或一株枫树,往那半绿秋黄的叶下一坐,什么都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看着那满眼江山的混黄缀绿的秋色,举目眺那碧云苍劲的青天,总给你无尽的感动和慰安。坐得累了,看得卷了,索性放下书本,捡起脚步,往林中深处漫游,踩那干脆的落叶,发出窸窸窣窣的崩裂声,听那林秋草上的吱吱虫鸣,那草木鸟兽的发声,不张扬,不悸动。

       我爱秋色。那如焰火般让人冀动的红和黄,干净,纯粹,不杂纤尘。春太过繁复,令人目绚:夏太过喧闹,令人耳盲:冬呢?过于乏味,令人畏缩。而秋,恰恰是秋,没春的润泽,所以干脆:没夏的张扬,所以静穆:没冬的滞涩,所以跳脱。红色和黄色是最耐看的,它不像青色,绿色,不像紫色红色,更不像白色黑色,它们不是太单调凝涩,就是太过浓妆艳抹,而那红和黄总不带一丝的凝涩,也不过分妖娆,它像人的中年,少了点少年的无知,也没有老年的过分沉重。这恰似陈思王所说“修短合度,浓纤得中”。若听秋声吧,你得到那秋收辽阔的田野去。听老农劳作收割的吆喝。





      大概中国文人都有叶落悲秋的感怀,这感怀诉诸文艺,就抹了生命萧瑟条息的美,总给人无尽的感伤,足矣!这美留在文学中就够了,而你要刻意在秋天中诉求哀思和感伤,总过于不近人情,过于病态。 秋何曾与悲凉挂了沟?若论声,色,冬比秋要来得悲凉落寞了许多,那单调乏味的白,那鸟兽绝迹的空和那寒冷彻骨的风,哪一样能让你联想起生命来。我们实在应该把萧条给冬,而把生命还给秋的。


       而要追溯起这悲秋源头,总会想起那形容枯槁,行吟泽畔的屈原和那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秋词。秋风何其有罪?不过它恰好吹拂着屈原那颗羸弱的心灵,恰好牵动着屈原那忧国伤时的灵魂,恰好拂过了那摇摇欲坠的末世楚国罢了!袅袅的秋风,秋叶连波的洞庭湖,何曾有罪,但不幸就在它惹上了屈原,惹上了屈原那颗敏感脆弱的心,惹上了屈原时刻不忘八荒黔首的偏执。



       屈原是走了,但他留给后人的不该是浅唱深吟的秋词。秋风本无意,听者弄其哀。

       我愿作那偏居陋寺的山僧,不识人间甲子,不理世人龃龉,更无需理会名来利往的忧扰。一片秋叶,一阵秋风,便是人间最好的况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