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乌沙镇农贸市场上,师傅把爆米花机翘起来,歪倒一边另一只手拉麻袋把爆米花机裹住了。 然后一只手稳住风箱,另一只手布置撬棍。接着,脚使劲一踩“嘭”的一声沉闷的巨响,爆米花像雪崩样的涌现,顿时四处飘香…… 爆米花,这一传统美食,它承载着往昔岁月的记忆,穿越历史的长河,代代相传。
在深澳古村,时光被揉进了青石板的缝隙里。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爬上马头墙的檐角,整座村子便成了一幅未干的水墨——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执笔的是岁月,落款的是流年。
高邮湖畔,鱼塘旁,麦田里,站立着一排稻草人。 这个戴着头盔、挂着光盘的“家伙”异常显眼,也算稻草人Plus版,让人由衷佩服大爷的智慧。
四月茶山满园春,唯独这里的紫茶山要爬楼梯才能采摘茶青!拍摄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郊纳镇。
这张照片在构图上,我将层次分明的梯田与劳作的人物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让画面更丰富饱满。运用暖黄阳光与翠绿的茶园进行对比,色调格外鲜亮。画面整体勾勒出梯田的轮廓与人物的剪影,主题展现田园劳作之美。
下乡工作之余,用手机记录一下蓝天白云
雨中的瀑布
贵州安龙:一半是峰林田园,一半是湖光山色——漫步黄昏的招堤。 航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招堤风景区
2025年4月11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招堤国家级风景区,残荷败叶在光影映照下,呈现斑斓唯美的几何抽象美。 招堤也是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初春的十里荷花其生长结构与环境对比形成的象征顽强生命的线面,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构成强烈的冲击力画面,给人惊艳,让人震撼! 残荷傲骨水中立,光影交织韵无穷!
徒步璧山七塘喜观村
春到山村
一大片紫藤花沿着藤蔓肆意生长,花香一直围绕身旁,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将春天的温柔收藏 。
2025年3月26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郊纳镇,这里是著名的“中国紫茶之乡”,清晨的阳光点亮高山上的紫茶园,阳光下的茶园随风轻舞,美轮美奂。
在这张照片里,时光都变得缓慢而温柔。一家三代围坐,粗糙的大手、纤细的手、稚嫩的小手,一同伸向那堆饱满的花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花生壳剥裂的轻响,和偶尔几句家常。这简单的剥花生场景,被相机定格,成为家庭凝聚力的永恒见证,温暖又动人。
春暖花开,池塘水草茂盛, 村里负责环境卫生的老人们身着显眼的工作服团队通力合作, 边劳作边聊天,气氛甚好。 江苏扬州刘集镇。
喝茶这件事,是写在郊纳人DNA里的! 记录郊纳镇油亭村岑仕举老人火塘制土茶的光影。
老榕树年轮里藏着幼儿园的嬉闹声, 而今与新生的光影共写岁月长信。 漫步青石板路,大吴村的老宅墙上,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悬空的工夫茶壶倒映潮汕茶文化,木棉花从斑驳砖墙倾泻而下,转角猫咪壁画与晾晒的鱼干构成烟火气的画框。 大吴会客厅是村落的灵魂所在。这栋由1990年代废弃幼儿园改造的建筑,被《梦想改造家》团队赋予新生:原教室的木梁化作光影长廊,残存黑板嵌上潮州木雕窗花。最动人的是庭院里那棵**百年古榕**——盘根错节的枝干穿过玻璃顶棚,与混凝土立柱交织共生,树荫下散落着茶席,仿佛时光在此按下暂停键。 设计师刻意保留原建筑的沧桑痕迹:裂缝红砖墙映着极简白梯,古井盖上跳跃着玻璃格子游戏。在这里,可体验“大吴泥塑”非遗手作、品凤凰单丛茶,或是用手机扫描AR壁画,看虚拟木棉飘落古榕枝头。
2025年3月26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郊纳镇油亭村,66岁的布依族老人岑仕举在家中炒制刚刚采摘的紫茶。 在“中国紫茶之乡”,古老的紫茶是写进郊纳人的DNA里的!在那方土地,老百姓与世代保护的古紫茶树相依为生,世代守护古紫茶树,传承着古朴而简单的紫茶制茶技艺。嫩芽紫红,茶汤亦紫,村民们每日一杯,养生怡情。 紫茶,是高山岁月的沉淀,更是茶农心灵的慰藉。 背景资料:郊纳镇是远近闻名的“中国紫茶之乡”,经贵州大学茶学院和茶叶行业协会认定的百年以上古茶树就有86262棵,其中300年以上的有1673棵,500年至800年以上的有116棵,1000年以上的有3棵。紫茶是茶叶中的稀有品种,叶片呈紫红色,并带有一点特殊的花香。陆羽的《茶经》中这样叙述:“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就是对紫茶品质的肯定。郊纳镇盛产的紫鹃茶,更是被誉为“茶界大熊猫”,属于高山原生态的稀有品种。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