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是寺院中的正殿,也称大殿。“大雄”是佛教主释迦牟尼的德号,是对他的道德、法力的尊称。
在西藏拉萨的大昭寺附近,络绎不绝的行人和朝拜者行走在这里,围绕着寺庙前行,或是进行有信仰的祈福,或是游走于街巷感受热闹的氛围,二者互不打扰,各自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成吉思汗陵查干苏鲁克2024春季大典上,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排着队朝拜“亲吻”成吉思汗的转世白神马。得到神马的“亲吻”,意味福祉和好运,寄托着蒙古族人对马对美好生活的一片深情。
“拜神马”:成吉思汗在世时,从百万骏马中挑选出一匹纯白色的马,御封为“溜圆白骏”,作为天马神骏。这匹马被视为成吉思汗的转世坐骑,以代代转世的形式供奉。 神马不仅是成吉思汗陵祭祀中的一部分,也是蒙古民族原始祖先崇拜形式的延续与发展。 神马由专人放养,规定不准骑乘、役使、鞭打或咒骂,确保其自由奔跑在草原上。 在成吉思汗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等重要祭祀活动中,神马会被牵来供人朝拜,人们相信得到“神马”的“亲吻”意味着福祉和好运。 成吉思汗陵拜神马的习俗体现了蒙古族人对祖先和自然的崇敬,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马的存在不仅是一种文化象征,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其转世的形式象征着成吉思汗精神的永恒。 神马的传承与保护:达尔扈特守陵人负责守护成吉思汗陵和神马,确保其传统祭祀活动的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马的养护和祭祀习俗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成吉思汗陵拜神马的习俗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蒙古族人民对祖先和自然的崇敬之情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成吉思汗的精神和文化得以在世代之间传承,成为蒙古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里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眼里有光芒,行动有方向。
画面中一个小男孩学着大人的模样,面朝乐山大佛,双手合十跪在地上的蒲团上,神态恭敬,一副虔诚朝拜的样子。
拍摄于2021年3月20日的中国四川省绵阳市的圣水寺内。 图片中有一个女孩正在对着佛像虔诚朝拜,朝拜佛像也是中国从古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很多人都想在其中获得神明的祝福与庇护,这张图片更多想去表达出中国的朝拜文化。
离开家乡之前去转一圈看看
双手合十,磕长头匍匐前进,在大昭寺周围随处可见这些虔诚祭拜的藏民。游客络绎不绝,把大昭寺围得水泄不通,可这些匆匆游客,只是随手一拍便罢了,哪能理解这些藏民磕头十万次的艰辛。身体劳累,脸颊通红的他们,内心是平静而喜悦的,他们通过一次次的祭拜来与佛对话,未了,答案已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修来世,只为化作石桥受500年风吹雨打后,再见一眼你布满沧桑的脸……
转经筒转啊转,一晃眼就是一个轮回。
人要先感到幸福 才能够看到花。
光与影
2018年第一天去五台山朝台
大昭寺 八廓街 布达拉宫 我终于来到了拉萨
佛学院
终于去到渴望已久的西藏,果然是个好地方。作为手机党,肯定先来 一组手机照片。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