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冈仁波齐峰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6656米,它被多个宗教视为神山和世界的中心。是自驾国道219的必经之地。
鬼湖拉昂措岸边,藏民们摆放的牦牛头骨,直指远处的神山冈仁波齐,像是神山的守卫。为了这张照片,我在鬼湖旁边的山坡上整整等了两个下午,第二天远处的冈仁波齐被暴雨笼罩,本以为又会失望的离开,但是就在太阳要落山的前几分钟,天空急剧变化,遇到了在阿里拍摄期间最美的火烧云,我也终于能满意的离开这里,继续我的长途旅行。
2023年8月独自一人踏上冈仁波齐转山路,一路上遇到无数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或许不少人像我一样,只是面对一次挑战。但是对很多藏族同胞来讲,转山是必做的一件事,说是朝圣,我觉得这倒更像是他们的生活,远离城市和生活的地方,深入自然之中,倾听山风低语,在身体极致疲惫的时候,所有的念头都会消亡,留下的就是极致的体会和感悟。
2023年8月1日冈仁波齐,海拔5630的卓玛拉垭口,一家三口藏族同胞坐在布满经幡的山顶诵唱经文。小女孩因为疲惫,坐在一边摆弄着手里的水瓶发呆,她的父母在一边认真诵经。他们一家已经来冈仁波齐转山不知道几十次,每次都依然带着虔诚
冈仁波齐转山之路,几乎是所有徒步者都想要完成的一条此生必走的徒步路线,7月最后一天,我背上器材和行囊独自踏上了这条路。转山的藏族同胞,不断从我身边经过,都会留下一句加油鼓励。第一天20公里到达海拔5210米的止热寺,因为鞋子没穿对,脚底已经磨出十几个水泡,最大的水泡甚至比大拇指还大,找旅馆的藏民要了针,刺破水泡后消毒,相机架在旅馆的窗台上拍摄延时。第二天是32公里,经过海拔最高的卓玛拉垭口,5650米是我徒步到达的最高位置,幸好在藏区适应了挺久,也没用发生高反,很多藏族同胞在这个高度也要吸氧(想要去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下午最后的4公里,路很平,但是身体早已经超出极限,只能走一段停一段,看看路边的土拨鼠和鼠兔。幸好这一路遇到了同行的小伙伴,还有一位同乡,路上的艰难不用多说,但是一切又很值得,因为我也不知道下次来是什么时候了。
2023年7月的最后几天,独自踏上了冈仁波齐转山之旅,这一次不愿意做一个游客,而想成为所有转山人之中的一员。我看到了冈仁波齐的日照金山,走过了海拔5648米的卓玛拉垭口,和磕长头的藏民坐在同一个石头上吃东西,和年仅6岁却第20次来转外圈的藏族小朋友谈天,所有从身边走过的人都在对我说加油,甚至是年纪70多岁的老奶奶,也在用我听不懂的藏语告诉我,转山是极好的,现在我依然不是十分清楚如何去修行,但是他们却在用行动告诉我,修行是身体力行,是心无杂念,是一次次身体贴地时与自然的共鸣。
拉昂错的日落。一半是光明,一半沉入黑暗,像极了这毗邻的鬼湖与圣湖。正邪势不两立。可在西藏的纳木纳尼雪山下,正邪相生,平静永恒。 相传,两湖水底之间有宇宙之门,将两湖之水暗中相连。圣湖和鬼湖的水质完全不同:圣湖的水清爽甘甜,鬼湖的水却苦涩难咽。这两极的对立让人不禁会想到本尊与佛母相拥的大象征:宇宙乃至一个虫子的精神是和谐统一。正邪本是两个对立面,而在这里却相安无事,和平共处。鬼湖和圣湖在同一座雪山下生存,没有仇恨没有战争,只有相互厮守着亿万年的苍凉岁月 拉昂错湖,人称鬼湖,(Lhanag-tso,又名Rakshas),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4574米,与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 拉昂错鬼湖拉昂措是圣湖的近邻,风光同样美丽,湖水同样是蓝得心醉,可却被扣上“鬼湖”的恶名,被打入另册。其实圣湖鬼湖原本为一湖,由于冰川携带的碎屑物质在冰川融化后堆积在原大湖的中部,使湖床抬升,之后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冰川萎缩,补给水量减少,大湖面积萎缩,造成湖泊水位下降。 在水位下降过程中,由于中部地势高,出露为山丘,导致两湖一分为二。
拍摄于梅里雪山雨崩村神瀑布
拍摄于梅里雪山雨崩村
拍摄于云南飞来寺观景台
拍摄于云南梅里雪山雨崩村
转山转水转转佛塔……源自一首优美的诗句,一段动听的旋律,进入镜头成为一幅美妙画面。
我每个月都会坐飞机来一次这个地方 其实咖啡店很多 但是在这里残存着我的某一些回忆 虽然物是人非 可是 记忆最可贵的地方不应该是美好的地方吗
川西环线,每一帧都是热爱
15年前的冬天,凌晨4点推开飞来寺客栈的窗户,前一天还裹在层层云雾里的卡瓦博格峰就仿佛是一个白色巨人,如此静静地看着我,给我带来无比的震撼...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这一世 转山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舞剧《转山》 宣传大片 摄影:贾云龙(路人贾) 妆发:贾雷(贾雷造型) 服装:阿宽 后期:刘宏伟 路人贾摄影弟子班 2018年开课时间 2018.03.01
冈仁波齐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