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全部作品 主持人精选
千年善化,时光的叙事诗
18张

千年善化,时光的叙事诗

晨曦微露,善化寺的檐角映出一抹金辉,仿佛千年之前的晨钟暮鼓仍在回响。推开厚重的木门,时光在斑驳的门环上留下痕迹,幽静的寺院迎风而立,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脚下的青砖,被千年香客踏出温润的光泽,殿宇之间,檐牙高啄,雕梁画栋间流淌着唐辽遗韵。 大雄宝殿沉稳肃穆,辽代木构的恢弘气势扑面而来,梁柱间,重重斗拱层叠托举,诉说着千年前匠人的匠心独运。墙上的佛经壁画,色彩斑斓,历经风霜仍熠熠生辉,讲述着一幕幕庄严神圣的故事。殿内金代彩塑静立,一尊尊佛像或端坐、或垂目,衣褶流畅,姿态自然。鬼子母像端庄慈悲,脚下的小女鬼青面红发,狰狞可怖,工匠以其丑态衬托出皈依后的善美,一刚一柔,尽显辽金艺术之精妙。 沿着古寺小径缓步前行,三圣殿的素面墙下,掩藏着明代壁画的秘密,历经岁月剥蚀,却仍掩不住昔日风采。普贤阁九脊重檐,层层飞翘,静立风中,仿佛在诉说古建筑的传承与变迁。天王殿内,四大天王目光如炬,威仪凛然,似要穿透时间的尘埃,俯瞰人间万象。 寺前的五龙壁,以五彩琉璃镶砌,五龙翻腾云间,龙爪凌空,神采飞扬,琉璃光泽在日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昔日帝王气象仍未褪色。 千年善化,静待时光的旅人。穿行其间,仿佛能听见昔日的梵音。

千年府学,书香依旧
15张

千年府学,书香依旧

晨光微曦,映照在古老的红墙青瓦之上,沉静而庄重。漫步于大同府文庙,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翻阅着一页页尘封的书卷。这里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镌刻着千年府学精神的殿堂。 跨过棂星门,步入府学的世界,青石板路在脚下延展,带领人们走向那座承载着无数士子梦想的大成殿。殿前的月台,如天地之间的讲坛,见证了文人墨客的求索之路。石雕栏杆上,古老的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在光影交错中诉说,仿佛在低吟着儒家千年的哲思。 大殿之中,檀木香气弥漫,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由得屏息静听,仿佛那些久远的晨钟暮鼓、朗朗书声依旧回荡在耳畔。这里,曾是无数文人拜师求学之地,是他们笔耕不辍、寒窗苦读的见证。 风穿廊庑,轻拂古碑上的字迹,那些被岁月打磨的碑文仍然苍劲有力,书写着大同府学的辉煌过往。斜阳洒落,透过飞檐斗拱的缝隙,光影斑驳地映在青砖红墙上,如同古人笔下的诗篇,在历史的画卷上晕染开来。 如今,经过岁月更迭与修复重建,府文庙的旧貌已然焕新。石雕依旧生动,青瓦仍旧庄严,那一抹穿越时空的书卷气息,仍在风中低语。漫步其中,仿佛与千年前的学子并肩同行,共沐书香,共诉理想。

悬空寺:凌空千年的诗篇
18张

悬空寺:凌空千年的诗篇

峭壁如削,深壑如镜,千年风霜,铸就一座凌空而立的奇迹——悬空寺。它不依山脚,不倚地基,而是如鸿雁临风,似游龙蜿蜒,轻盈地悬挂在恒山绝壁之间,仿佛是时光遗落在山间的一笔神秘注脚。 木梁深嵌岩石,廊阁错落有致,整座寺庙凌空飞架,却又稳如磐石。它经历千年风雨,仍静默于天地之间,宛如古人遗世独立的思考。每一根梁柱、每一道廊桥,皆是匠心独运的结晶;每一扇朱门、每一片雕栏,都承载着岁月的低语。 在这里,佛道儒三教共存,青灯古佛与紫气道韵相融,万千信仰在此交汇。阳光透过飞檐洒下金辉,映照着殿内的泥塑佛像,似乎连神灵都在为这座空中庙宇驻足停留。行走在狭窄的栈道之上,身旁是深不可测的幽谷,耳畔是呼啸的山风,仿佛一步踏出,便可遁入云端。 它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部镌刻在山崖上的史书。自北魏年间开凿,千余年来,这座空中楼阁见证了王朝更迭,风云变幻,却始终以一种超然的姿态立于天地之间。它的斗拱结构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巧思,每一根悬臂梁柱,皆是榫卯交错的艺术,让人不禁惊叹古人的智慧。 有人说,悬空寺是“世界最危险的建筑”,但真正的危险不是它的高度,而是我们无法触及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