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在马背上互相追逐、嬉戏,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一种方式。同时,姑娘追也体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对马术运动的热爱和推崇,是他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姑娘追在哈萨克语称为"克孜库瓦尔",不同氏族部落或地区的男女青年交错组合,一男一女两人一组。活动开始,二人骑马并走向指定地点。去的时候,小伙子可以向姑娘逗趣、开各种玩笑。按习惯,怎么嘻闹逗趣都不为过,姑娘也不会生气。到达指定地点以后,小伙子立即纵马急驰往回返,姑娘则在后面紧追不舍,追上后便用马鞭在小伙子的头上频频挥绕,甚至可以玩笑性质的抽打,以报复小伙子的调戏,小伙子不能还手。过去,此活动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反抗宗法封建礼教、摆脱父母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许多人就是通过这种戏谑性的追逐互相认识、互相了解而萌发了爱情,最终结成伴侣的。它现已成为一项饶有风趣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不少已婚的成年男女也喜欢参加。
叼羊属于新疆传统体育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叼羊比赛一般在两个部落或两个群体间进行,以“叼”到羊后安全送达指定地点的一方为胜。 被誉为“草原上勇敢者运动”。体现了哈萨克人的强悍、粗狂、豪放、勇敢的民族性格。
哈萨克牧民早晨牵着马去找草吃
拍摄于大同乡的一个村庄里的一个哈萨克族的家 @米拍编少 @米拍社长
这次去新疆,有幸能够去探访哈萨克旅的家里 虽然我们的语言不通,但是我还是被他们好客给惊到了 拍摄的照片是这个家的女主人,看到我们立马抱着材火烧奶茶给我们喝 @米拍活动呆呆兽 @米拍小助手 @米拍编少 @米拍社长 @米拍 @揭阳大雨
这组拍摄于新疆伊犁边境地区的影像,想要表达的是哈萨克族同胞在冬季休牧时期的日常生活状态——虽然身处冬季,不需要劳作和赶场,人们休憩在家,但仍旧能够感受到这个民族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作品从肖像、室内和室外空间环境三个方面着手去呈现哈萨克族在寒冬到初春下的生命状态,视觉语言整体较为含蓄婉转,尽可能减少作为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希望能够给观者更多地观看和思考的空间。同时,影像整体也意在打破大众对于哈萨克族的固有认知——转场,目前很多的哈萨克族少数民族影像或多或少抱有猎奇视角去单一呈现哈萨克族的转场画面,但我相信,这个悠久和壮大的民族并不只有这一面。
尼康d5300
手机拍摄
5月初的南山牧场,天气还是很冷,积雪还没化干净,我们到一哈萨克族朋友家聚餐,手抓肉、奶茶、那仁、马肉、马肠很好吃。
烂尾楼小姐姐写真,烂尾楼里真的好脏,拍的时候小心翼翼的
在新疆拍的哈萨克族的小姐姐,超级瘦
尼康d5300拍摄 哈萨克毡房
新疆伊犁高山牧场随山地海拔的变化,从低到高,形成垂直分布的四季牧场。每年按气候的寒暖、地形的坡向、牧草的情况,实行转季放牧,轮流利用,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牲畜对草原的破坏。春季牧场是伊犁河谷约百万头牲畜的大产房,95%的牲畜在春季牧场完成生产,也给牧民带来了一年的希望…
伊犁河谷的高山草原,因低温、昼夜温差大,母羊产仔,牧羊人一般不把羊群过早转入高山草场;因四月牧草刚刚露头,牛靠舌头卷草吃太矮的牧草牛吃不饱,也很少有牛群进入高山牧场,这个季节伊犁马成为河谷高山牧场的主角…
哈萨克族一生都离不开马,但凡有新生儿出生,家里的老人就会送一匹小马驹伴随其成长。爷爷就是这样教会了孙子骑马,成为一代代马背上的传人…
在昭苏的草原上,是哈族牧民驰骋的家园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