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致敬大师
在香港街头漫步,寻找那最地道的港味事物 @米拍 @米拍摄影APP @米拍创意影像
感念摄影诗人何藩:何藩摄影中的人文关怀与诗意气质,无不掺杂着淡淡的乡愁,成为今天我们纪念这位摄影诗人时烙在他影像中最富个人化的印记。现实生活正如一道滔滔不绝之洪流,而何藩于变易无常的现实人生中抽取永恒的影像,凝固了一个时代的美好。何藩正如一个漫游人,在光影中游走,更重要的是他拥有敏锐的眼光和一颗和煦的心。 时光已逝,斯人亦逝,人去留影,不带走一片云,却潇洒地留下绚烂的剪影。在何藩的镜头下,晨光倾泻、烟火流窜之下描绘的却是人们如何为生活而搏斗,带有强烈的叙事性,气氛与画意兼具,东方与西方共融,那是心物灵犀相通的达成。 回观何藩留下的半世纪前的照片,每一张无声的黑白影像中都仿佛有一股残余的静默在持续地涌动着,温暖人心。当我们对着屏幕看这些旧照片时,恍惚感觉这只是一块屏幕的厚度,穿过去,就来到了五六十年代的旧香港——我仿佛就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看到他蹲守在孤静的一角,不惊不扰,凝神观望,在如顿悟的刹那间按下快门,来捕捉和凝固那一刻眼中的和谐、温馨和美。 “ 香港是一座迷人的城市,老香港尤其让人眷念。当我在五六十年代拍摄她的时候,感觉与她心相通,情相融。”
静默苍凉下的诗意:何藩的镜头是冷静的,含蓄而婉约,却又情深款款;不动声色,却又温情脉脉,那种深邃、幽远、黯然、肃穆抑或孤寂、空灵的氛围,那种岁月悠悠的气息,流露出哲学意味般的感伤情怀与苍凉境界,以其淡淡的阴郁气质留住了人们渴望的安宁,勾画出质朴、收敛之气——那是岁月静好本来的样子,或是生活最原始的气息,他以照片的形式传达出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诗性的、抒情的甚或是凄美的维度。 有时候觉得,人生最佳的境界即是充实的孤独和丰富的安静。 “ 我的天性是忠实地用摄影去表现自我,抒发我对这个世界的观感,我的某些理想、某种寄望,都在拍摄的过程中。”
市井烟火中的温度: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最有情味最打动人心的东西往往就藏在市井百态里。通过主观视角创造出同理心和人文关怀,何藩常常用镜头捕捉穷街陋巷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与奋斗,他们的苦难和坚韧,他们的一喜一悲,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你的眼前。从他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人性,感到暖心,那些照片里的人就像自己的家人或邻居一样有亲切感,看来无比亲近,因为这本是我们身边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只是变换了年代。这些来自百姓日常生活的场景,如同一部纪录片,随意而真实,波澜不惊的日常总能被他赋予一部分超然的诗意——他将自己眼与心所感受到的东西,与诗形成回响,并以照片的形式传达出来。何藩的每张照片都让人颇有触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 我对穷苦大众、弱势群体充满关怀和同情,想通过镜头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人如何为生活打拼。”
象征主义下的意象:黑白照片将色彩斑斓的世界抽象化,画面更有距离感和神秘感,在表达上可以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在自然光线和人物组合上,何藩的黑白摄影构图十分精致与灵动,多见天然的几何图形与线条,繁而不乱,简而有味,尽显黑白之静洁写意,于无声处耐人回味;有时将人物浸入光线或烟雾中,画面恍惚迷离,十分虚幻戏剧但又不失真实——有意呈现的另一种真实,更像反映个人内在的灵魂精神,显露镜头后摄影师的真情实意。 “ 在摄影创作过程中,有时我会把真实放在一侧,给予观看者想像的空间。我喜欢观众能利用各自的思维与我共同演绎相片的感受。”
一些关于光影的追逐。
有人喜欢何藩的吗?两本绝版画册,一本《昨日香港》,一本《人生的舞台》,今晚我看得好过瘾呀!哈哈哈哈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