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榕树年轮里藏着幼儿园的嬉闹声, 而今与新生的光影共写岁月长信。 漫步青石板路,大吴村的老宅墙上,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悬空的工夫茶壶倒映潮汕茶文化,木棉花从斑驳砖墙倾泻而下,转角猫咪壁画与晾晒的鱼干构成烟火气的画框。 大吴会客厅是村落的灵魂所在。这栋由1990年代废弃幼儿园改造的建筑,被《梦想改造家》团队赋予新生:原教室的木梁化作光影长廊,残存黑板嵌上潮州木雕窗花。最动人的是庭院里那棵**百年古榕**——盘根错节的枝干穿过玻璃顶棚,与混凝土立柱交织共生,树荫下散落着茶席,仿佛时光在此按下暂停键。 设计师刻意保留原建筑的沧桑痕迹:裂缝红砖墙映着极简白梯,古井盖上跳跃着玻璃格子游戏。在这里,可体验“大吴泥塑”非遗手作、品凤凰单丛茶,或是用手机扫描AR壁画,看虚拟木棉飘落古榕枝头。
📍汕头大学 📍鸡笼山北回归线标志塔
凤岗英歌队成立于 1943 年,属慢板英歌流派,动作以南拳、醉拳为基础,马步扎实,节奏舒缓但威猛,注重 “力” 与 “势” 的艺术美。
每个人都是带着开心洋溢的笑容!
现在的揭阳古城,有一种别致的时空错乱感。
澄海西门蜈蚣舞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了潮汕人民的创造力与精神信仰。其百年传承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更是民俗艺术在当代焕发生机的典范。
熟悉的是这千篇一律的统一风格,陌生的是一年不见之后的不敢相认。遗憾之余,感到安慰的是有一些斑驳的商号还藏在角落,捕捉一些旧时光才是我来这里的意义。
万人同祈风调雨顺!
20多年最近巷内村营老爷2年了,剩下明年最后一年营老爷就不知道要多久才有了。
金龙开道破云霄!英歌舞飒翻整条牌坊街!潮剧名角华服游街非遗绝活来袭,十里香火映韩江万人空巷接福气!
正月二十六饶平女儿节(营火麒麟)是广东潮州饶平县霞东村的特色民俗活动,传承于黄冈镇,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四人扛抬(以前赤膊,现在都带头盔了哈哈)的竹篾麒麟头上鞭炮点燃后火花四射,宛如麒麟吐火,寓意驱邪纳吉,场面惊险壮观。该习俗2015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潮汕地区独特的非遗文化瑰宝
巷内村营老爷·定格热血沸腾的瞬间人潮褪去余韵犹在 时光呼啸而过镜头却把红火年味揉进胶卷里
倒也不是刻意去拍,只是发现今年春节和去年春节分别拍的揭阳古城有一些凑巧是同一个地方(图2不是,应该是中山路和思贤路那个十字路口斜对角的两个楼),把改造后和改造前放到一起一对比发现还挺有意思,我也说不上是改造前好还是改造后好,只是觉得旧的各具特色,新的千篇一律。不知道你们有何感想,会更喜欢改造前还是改造后的揭阳古城?
二月初一揭东营老爷
潮汕人的屋顶太热闹了,巷内村祠堂 龙凤呈祥、四大名著、八仙过海、封神演义... 各种题材的嵌瓷都可能出现在潮汕人的祠堂、宗庙 屋顶之上#
乔南舞龙所拍
沉寂三十载的五经富烟花火龙于2025年元宵夜重现12,40米龙身披焰火腾跃于古村溪畔,赤膊舞者托举龙身穿行烟雾,与漫天星火交织出“九龙吐珠”“鲤鱼跳龙门”等震撼场景。
璀璨烟火中,金鳞巨龙昂首腾跃于星火间,参与者托举蜿蜒龙身,光影交织如星河倾泻。非遗技艺与民俗狂欢在此刻凝结为生生不息的信仰图腾。
潮汕地区传统民俗活动“乔林烧龙”的震撼场面。夜幕降临,烟花绽放,色彩斑斓的龙身在火光与烟云中翻飞,舞龙者们赤裸上身,以坚定的姿态共同托举着这一份重若千斤的文化传承。照片中火龙争艳,火花四溅,龙舞者的身影在瞬间定格中充满了力量与团结的象征。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