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小巴黎的灵魂,百年老街的魅力,冬日的寒风再冷,也挡不住大家出游的心!
圣·索菲亚教堂(英语:Saint Sophia Cathedral)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现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
东北作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为全国人民付出了很多,这次biomotry走进哈尔滨这座冰城,和大家一起感受这座城市新年的肃穆与热闹。
冰糖葫芦&冰灯+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极具俄式氛围的哈尔滨春节! 中央大街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位于哈尔滨道里区,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 中央大街旧称中国大街,是哈尔滨西洋风情的所在。这条大街的形成,要追溯到1898年。当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于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拨给散居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
冰城哈尔滨,总是充满了别样的魅力,西式建筑诉说民国百年哈城的风光,给我这个异乡客留下完全不一样的回忆,哈城美丽别样,期待下次再见。
哈尔滨的天黑的很早,只到四点半就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昨天到了江沿,连夕阳都没有赶上。今天十点就出了门,走在中央大街上,街道两边的商店还没有开始正式营业,路上的行人也是稀稀拉拉的。 走到江沿,沿着铁路桥一直往江对岸走去,走到桥头堡,捡了一条小路下到江面上。江面宽,两畔有很多冰上乐园,雪地摩托、汽艇,甚至是狗拉雪橇都在江面上来回的穿梭,封江通告又怎么拦得住行人呢。走在覆了雪的江面上,雪在脚下嘎吱嘎吱响,已经分不清哪里是江,哪里是岸了。 哈尔滨的白天一直雾蒙蒙的,这样的氛围,在太阳升起来后尤为明显。站在江对面,向回望去,所有的高楼大厦都笼罩在雾霾里面,太阳也是雾蒙蒙的。漫无目的的走在江面上,只有雪被踩在脚下的声音,很安静也很吵,走着走着前面也就没有路,只好原路折返。折返回来,坐的过江索道,这才算正式到了对岸。 从对岸回来,买了关东煮,就去了索菲亚大教堂。果不其然,教堂并没有开放,只能在外面转了一圈,买了一串糖葫芦。再回到中央大街,天已经完全黑了。去华梅西餐厅对面的马迭尔西餐厅,也算是开洋荤。吃完马迭尔西餐,又买了马迭尔冰棍。回宾馆的路上,飘了几片雪,不知道是夜风吹起的浮雪,还是下雪了。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有美食,有冰灯,有人,有故事…
不知怎么,我感到今年和往年很不一样,没有了年味,也没有了那些繁琐但热闹的过年习俗,没有了烟火爆竹噼里啪啦的声响,也没有了孩童大人们的欢声笑语,我们这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虽然是在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所有人,但是我还是很怀念小时在乡下老家生活过的那些无忧无虑,满是欢声笑语的日子
哈尔滨中央大街一角。
哈尔滨中央大街,颇具欧陆风情的老建筑,记载着这个城市的百年沧桑。
北方
哈尔滨
哈尔滨欧式建筑室内一角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