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白沙古镇,一帮人均年龄72岁的老人,把纳西古乐(白沙细乐)传承了25年。
劳动节发个劳模——彭萍 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2013年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十大领军人物”“2014年度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典型人物”“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刺绣工艺大师”“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德艺双馨工匠”“云岭工匠”“云南省劳模”等荣誉称号 这张图被十来家媒体同行使用,却没有一家给我署名😔
摄于三年前的白沙古镇 蔷薇花开,垂柳依依 宁静,祥和 人人路过花树下,都忍不住抬头 流动叫卖的摊贩路过此处也减缓车速 多赏两眼这春末夏初的街头风光
👍徒步推荐:从白沙古镇至福国寺的路可以上车也可以徒步,对于徒步爱好者来说是个不错的登山徒步路线。 🥘美食推荐:路上还有野奢简餐咖啡馆☕️爬累了可以点杯咖啡和盘意面,然后靠在柔软的沙发上在二楼望着山下的农田休息片刻。 📍详细地址:在白沙古镇通往福国寺半山腰的岩脚村里 🐶:“法拉利”(萨摩耶) 🐶:“米粒”(约克夏)
远离喧闹的市区,远离商业化的街道。徒步至村落,享受自然的微风与来自村民的问候。
这里才是丽江最真实的样子,玉龙雪山脚下的宁静,最原生态的纳西村落之一
偶然发现的一处真正意义上的古镇,没有商业化,没有商家吆喝,只有居民的闲聊,雨滴在青石板路及屋顶上的声音,居民们搓着麻将,有的听着书,有的做饭,一派烟火气息~路上游人几乎没有,古镇很大,能逛1到2小时才能到山顶,山顶上可以眺望长江。 推荐:⭐⭐⭐⭐
一处被遗弃的影视基地-重庆江津白沙古镇
雨天在白沙古镇随拍,雨不大,人不多,古镇宁静,这才有了些原始的韵味
1月的白沙古镇温暖的好像春天,舒服得让人不想离开。只是随着商业开发痕迹越来越多,白沙也终将失去他原生态的样子。
有种心情,很随意!
来到了白沙古镇。去到三朵阁。还没下车,一群羊挡住了去路。我下了车,跟着羊走。牧羊人和群羊已走远,一只老羊不紧不慢地顺着走。真得离远了,便小跑几步,继续慢悠悠,我和它并走着,两只垂头丧气的慢羊羊。来到了雪山下的田野上,羊吃草,人抽烟。“来!抽烟!”牧羊大哥把烟和打火机给我,风太大了,怎么也点不着。我的烟向他的烟头借火。我把我的刘三姐给他们,他们不屑。哪里够抽,一口就没。他们的烟是云烟的。较老的牧羊大哥爱搭理我,他告诉我他的姓,他用小木签在手掌上划“杨”,刚好放羊。另外一个牧羊大哥不爱说话,口哨吹得好听。我们跟着羊吃草都地方,停,走,坐。雪山下的草地,理想中的青青草原。杨大哥和我聊天,聊纳西,聊家人,聊集体时代,聊那一百多头的羊。他今年快六十岁了,我问他有孙子孙女了吗?他高兴地说,有啊。今年二年级了。然后又他难过地说,都死了。洪大哥在我们身后,吹口哨赶羊。弹弓一弹,羊群散走。 杨大哥看见我在本子上写东西,他让我把本子给他写。他趴在草地上,握着笔写下: 丽江 玉龙县白沙镇姓尚村玉龙一组 杨尚勇
感受玉龙雪山脚下的纳西族文化。安静古朴,比丽江古城多了一丝人间烟火味。推荐@米拍 @谁的小助手
白沙古镇,虽是规划意义上的丽江古城的一部分,却因远离核心区的大研古城,而能保有活着的古镇应有的模样,质朴而真实。
拍摄于云南丽江白沙古镇。 【图1】纳西族民居的一种。这栋房屋临街而建,房主将其辟为铺面,向游客兜售各色手工艺品。 【图2】纳西族民居的门窗大都饰以木雕,内容以禽鸟花卉为主。这是一组六扇临街大门的彩色木雕装饰。 【图3】一栋改造过的民居二层,原本的木雕窗换上了明亮的整块玻璃。 【图4】纳西族民居屋顶的瓦猫,置于屋脊正中。瓦猫为陶制,造型为张着大嘴、二目圆睁、昂首站立的猫,样子奶凶奶凶的。瓦猫的使用原本有一定的规矩,如果大门外正对的方向有庙宇高房,或正对着另一家的房屋,会认为自家的好运将被对方压制,将一尊瓦猫置于大门和正堂屋顶即可破解。现在瓦猫的使用已远远超出这一寓意,甚至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猫真的是一种可爱的生物啊! 记录古镇:重庆市江津区白沙古镇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