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先生去世100周年纪念
你知道的,绿色代表春天
MAR 12
广州中山纪念堂
百年追思,先生精神永垂不朽 2025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百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却无法磨灭先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深刻印记。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孙中山先生生活在一个风雨如晦的时代,那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列强环伺,封建腐朽的清政府将国家拖入深渊,百姓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 。但先生以其非凡的勇气与远见卓识,率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成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先生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这是他革命生涯的真实写照。从1894年创立兴中会,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再到1924年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动国共合作,先生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不易。其间,他多次遭遇挫折与失败,广州起义的失败、多次流亡海外,但这些困难从未让他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革命的决心。
中山纪念堂的一缕光
孙中山先生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创立了《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1925年3月12日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角落
写给米拍十周年·中山纪念堂是一座会堂式建筑,外观模仿宋代宫殿建筑形制,八角攒尖顶下四出抱厦,蓝色琉璃瓦和红色门窗柱子构成鲜明的主色调。内部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形成大跨度的空间,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广州行
别人在这个机位上多是拍全景,我则是认为中山纪念堂之后两边高楼看上去挺对称的,像是一个个士兵围绕着中间的中山纪念堂。我选择了日落时分而没有追求纪念堂开灯后的景象,利用日落光线淡黄和阴影的暗青作一个对比,把高楼分为两部分。而日落光线下的中山纪念堂也更显安静庄严。
中山纪念堂原是192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被炮火夷为平地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