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拍编少 @米拍社长 @米拍摄影APP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的沿口古镇,嘉陵江畔,青瓦白墙,曾经作为嘉陵江黄金水道,可直达重庆朝天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古镇依山而建,曲折有致。街面石板铺地,狭窄幽深。由半边街、锅市街、马家清真寺、观音寺等组成。不过现在已进行全面改造(其实是破败不堪),也不知道之后会变成什么模样。追寻一下历史的印记,镜头里留下一点点影像。
清明节扫墓,回老家的时候,遇到了隔壁领居家的孩子。父母都在东北打工,家里除了他,还有年迈的奶奶。看我们这边突然热闹起来,他也来凑热闹。 尤其是第一张里,他现在绽放的油菜花田,望着远处的一排墓碑,一种孤独感突然涌上我的心头。 后来我也忘记了他的名字,但他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原本,没有打算拍照片。因为我的故乡在四川简阳市一个叫滴水岩的小山村。但2023年3月4号回去的时候,下午的天气非常好而且油菜花也正美艳艳暴棚所以用手机拍摄的一组。至于拍的好与不好那就另当别论了,反正我是抓紧时间拍摄了二十来张。
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 进入苗族社会的银饰决不单纯表现为某个民族专有的艺术形态, 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合体。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所有饰件都通过手工制作而成,做工精细、构图别致、民族特色鲜明,图案大部分取材于自然动植物造型,保留了苗族银饰原始古朴的传统特色技艺,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银饰成品洁白可爱、纯净无瑕、质地坚硬,为收藏和赠友佳品。 来自苗银锻制技艺传承人杨洪江大师他“农忙时封炉,农闲时操锤”。 苗银锻制技艺工序复杂很难出师,所以年轻人很不愿意学习,导致传承面临困难。 “不管多少学生都应给予教学指导”这是他所说的话,为传承出份力,为传承守护。 -----致敬守艺人。
2021年8月5日。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夹关镇,逢场赶场天。这里是收购茶叶的现场。当地茶农将刚采摘的鲜茶叶拿到这里来交售。
手机原相机直出 太可爱了
每年立秋的七八天。就是四川成都以西,邛崃市乡下田野谷子黄了的时间,也是农村乡亲们最忙的收谷子季节。这里有传统的手工打谷子,也有外省来的麦客联合收割机专业团队全部机械化收谷子的精彩场景。我是祖传的农民,也收过谷子,用镰刀割稻谷,脚采生产队之后的齿轮轴传动打谷机。也感受过农村八十年代的艰辛生活,还是认为机械化比较快捷。当然,也有部分乡亲认为自家的稻田面积不宽,收割机不方便进出也就采用老办法手工打谷子了。
这组手机照片,拍摄于四川省简阳市乡下。 拍摄时间:2021年12月25日。 拍摄地点;四川省简阳市。 拍摄手机:OPPOA935G
这组乡村田园油菜花风景照片,拍摄于三月初从四川邛崃市高何镇回成都的路上。当时,天气不是很好,但一路的油菜花风景还是有些吸引力的。也因为骑摩托车的因素,路边停车也比较方便。 拍摄时间;2022年3月5日 拍摄地点;四川邛崃市高何,火井镇,临邛黄坝。 拍摄设备;oppoA935G
每一个场景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不为别的,只为治愈心情。
透过兰花看人生。
生活中你是选择高调还是低调,看兰花开。
安徽的冬天 很是寒冷 没有空调 没有暖气 还是最原始的炭火取暖 可能很多人都没见过图中的是啥 火盆——-中国传统取暖用具 但是,有些东西不应该被忘记!
铸造铁器是一门在农村地区流传了很长时间的手艺,这里能生产出一个家庭里所能需要的大部分铁器,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地区铸造铁器的店铺逐渐减少,春节回家时,恰逢路过一家铁器店,店铺里的师傅正向高温炉里夹取原材料,想着这些即将从我们生活中消失掉的传统手艺,不由得按下了快门。
看惯了现代化大都市,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小时的家呢? 那时候日子虽然过的贫穷,但却过的快心快乐 奶奶会做很多好吃的,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家里的土鸡,你儿时的玩伴—小狗,喷香喷香的柴火饭…… 这些久违的记忆,却只能在电视上,或者农家乐中体会到。 没有城市生活中的压力,没有996的工作,只有平淡空闲,一片宁静。 在城市生活习惯了,不知你是否还适应农村的生活,如果有时间,记得回去看看,别让时间在爷爷奶奶的脸上留下痕迹,在帮奶奶添点柴火,在帮爷爷做点家务。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