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跟现代审美的结合,用创新开拓新的艺术风格
乌铜走银是石屏县一门独具特色的铜工艺品制作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也是极为精细繁琐。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同于景泰蓝的艳丽吸睛,乌铜走银则低调许多。外表看起来甚至过于黯淡,近距离观摩欣赏,便会被精湛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闻名中外的乌铜走银技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1723至1735年为石屏县异龙镇岳家湾村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后裔岳勇兄弟所创,至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乌铜走银以铜为胎,在胎上錾刻花纹图案。然后将融化的银(金)水走入雕刻纹路,冷却后修剪造型并焊接成器。用祖传工艺进行打磨抛光,使铜变为乌黑。透出银(金)花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效果。 制作乌铜走银 (金)是石屏县历史上独具特色、驰名中外的中国手工技艺之一,这一项复杂的工艺,匠人须掌握冶炼合金、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乌铜走银(金),工艺品一般有文房四宝系列,酒具,香具,烟具,鼎,茶具,瓶、罐、尊系列,玩赏系列等等。常见的图案纹饰有五福捧寿、梅兰竹菊、八仙过海、富贵山水鱼、三英战吕布、松鹤延年、祥龙献瑞等。 拍摄于云南省石屏县乌铜走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伟
云南省文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麻纺制作技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