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非乐土 各有各的苦 就用几许清欢 埋葬我对你的爱情 我不是不懂爱 只是我俩相隔数远 你冷热的态度 我只能默默走开 我的啊笨 我的爱 连着一同埋葬
佤族确实是一个酷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用歌舞表现他们的劳动生活,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眼见,大到宗教祭祀活动,小到舂米接水,宏到太阳月亮的升起,微到白鹇、蚂蚁的动作都成了他们舞蹈的内容,模仿的对象。他们用歌舞表达生命的欢乐与忧伤,表达爱与渴望,甚至表达疑问与祈求。这是一个歌着舞着的鲜活的民族,正如丹增所说,“他们的生命在于歌舞!” 因此丹增指出,佤文化具有打出世界的魅力,佤族平等、友爱的心态正符合当前人们回归人类原初的心理需求,佤族鲜明的肤色特征以及他们独特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歌舞精神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个民族正是目前世界关注和喜爱的民族之一。 佤族是一个以黑为美的民族,认为黑色是勤劳、健康的象征。因此,阿佤人的服饰几乎都是以黑色为基调。阿佤谚语说:步调一致我们才好一起跳舞,牙齿黑亮我们才好一起说笑。在“摸你黑”活动中,谁最黑谁就是最美的。
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 佤族的起源,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神话传说。按照沧源佤族的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从葫芦里出来的人;按照西盟佤族的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是从石洞里出来的”。各地佤族虽然对“司岗里”的解释有所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这说明佤族人民在阿佤山居住已有久远的历史,或者就是当地的最早居民。“司岗里”可能是佤族对他们远古穴居生活的回忆。
这是家乡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这次我主要拍摄的是领舞人——瑙双。像这样的万人舞需要领舞人有非常好的节奏和方向感,也正是因为他们才让大家看到了宏伟的目瑙纵歌!
目瑙纵歌是我们家乡云南德宏景颇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举办,吸引上万人参加,由瑙双瑙巴领舞,跳出花纹的图案,场面十分壮观!当然了,这个节日除了目瑙纵歌吸引人,还有周边的特色美食,结束后大家都会在这里享用。
位于红河州红河县乐育镇桂东村,这里居住着云南少数民族哈尼族,很多年迈的老人一直延续着传统手工技艺,靠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一场关于爱情的仪式|摩梭人婚礼 见证一场摩梭人的婚礼 看见会发光的名族文化 如果你有幸能遇见 那么你会看见什么是信仰的魅力
拍摄前的花絮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