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中国大半年后,第一次出门旅行,原来草原已经这么绿了
环游中国归来,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出远门了,原来夏季的草原已经绿了
📷 索尼黑卡7 📍川藏环线 在川藏,举头见神明,抬手穿浮云。 看雪山,我只看川藏雪山,爱你哟~
📷 索尼黑卡 🗻 山西大同 没有特定主题,发现有趣瞬间。
去年八月,独自驾车环游中国,从西藏进入新疆,为了赶一场英仙座流星雨视觉盛宴,独自一人两次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一片胡杨林附近,我把随车带的折叠椅搬出来,坐在沙丘上仰望繁星
这组照片拍摄于219国道,西藏进入新疆的最后一天,从西藏三十里营房前往新疆叶城段。我在青海遇见过很多盐湖,它们的颜色美妙绝伦,但是没想到在这荒芜之地居然也会有,它看上去毫无特点,像是被开采过,没有鲜艳的色彩,只有水分被太阳蒸干留下的纹理和一小片雪山融水形成的水潭。
独自一人驾车环游中国,从G219转到G565,在行驶的汽车上,远远的就可以看见土林的边缘,继续行驶,越来越广阔的土林景观慢慢出现,在国道边的观景台上,眼眶又一次湿润,我无法形容看到的景象,大地张开巨大的口子,流水经历数千年在崖壁上冲刷形成千沟万壑,远方是雪山绵延。没有来到这里的时候,我只知道札达土林的壮阔,但是到了这里才知道,这番景象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站在土林面前,自己小的像蚂蚁。在这片土地上我停留了三天,拍摄了土林的晚霞,古格王朝的星空,皮央石窟遗址。这注定是一次无法忘却的旅程。
这张照片拍摄于独自一人环游中国途中,路过瓜州戈壁滩中的无界雕塑,于是提前踩点构图,从晚上九点拍摄至深夜两点,当银河中心经过雕塑背后时,我手持露营灯,在戈壁滩中奔跑,经过数十次尝试,终于将光轨、雕塑、银河还有我自己拍摄进了这张照片中。星河映照下的无界雕塑和光绘是我认为能在这里拍摄到的最喜欢的照片了。
这组照片,拍摄于我独自一人驾车环游中国途中,包含甘肃无界雕塑,西藏阿里古格王朝遗址,新疆果子沟大桥。每一张照片都是经过提前数小时甚至一整天的踩点,半夜一人在戈壁滩上或者陡峭的山坡上拍摄数小时才完成。而这组照片最初的构思来源于多年前的一场梦境,梦境里独自一人在荒原中仰望星空,于是才有了将这些古代遗迹、现代建筑与广袤的星空融合在一起的构想,或者说是星空的指引让我完成了这组照片的创作。
鬼湖拉昂措岸边,藏民们摆放的牦牛头骨,直指远处的神山冈仁波齐,像是神山的守卫。为了这张照片,我在鬼湖旁边的山坡上整整等了两个下午,第二天远处的冈仁波齐被暴雨笼罩,本以为又会失望的离开,但是就在太阳要落山的前几分钟,天空急剧变化,遇到了在阿里拍摄期间最美的火烧云,我也终于能满意的离开这里,继续我的长途旅行。
2023年8月独自一人踏上冈仁波齐转山路,一路上遇到无数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或许不少人像我一样,只是面对一次挑战。但是对很多藏族同胞来讲,转山是必做的一件事,说是朝圣,我觉得这倒更像是他们的生活,远离城市和生活的地方,深入自然之中,倾听山风低语,在身体极致疲惫的时候,所有的念头都会消亡,留下的就是极致的体会和感悟。
海拔4600米的塔尔钦(神山冈仁波齐下的小镇),每年8月初都会迎来激动人心的赛马节。所有的赛马和他的主人都整装待发,场外几位藏民观众坐在草地上,等待比赛开始。或许他们也曾是某一场的比赛中的主角,又或许场上有他们的朋友、亲人,总之这一刻是他们享受的时刻。
2023年8月底,独自一人自驾环游中国途中,在新疆遇到的正在收拢马群,准备转场的牧马人。在新疆牧区,随着季节更替,草场的变化,牧民们会举家迁徙,更换牧场,这就是转场
2023年9月,独自环游中国途中,在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一位卖冷饮的店主,因为温度太高,游客很少,躲在墙角的阴凉下刷手机,远处是大清真寺的穹顶。
火焰山下的高昌古国遗址,一位外国友人穿过佛塔前的小路。
古格王朝深夜,独自一人在遗址对面的荒野上露营,只为了记录远古星空下的古代遗迹
2023年8月1日冈仁波齐,海拔5630的卓玛拉垭口,一家三口藏族同胞坐在布满经幡的山顶诵唱经文。小女孩因为疲惫,坐在一边摆弄着手里的水瓶发呆,她的父母在一边认真诵经。他们一家已经来冈仁波齐转山不知道几十次,每次都依然带着虔诚
8月初,冈仁波齐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周边地区的居民们带着自家心爱的战马上场,所有参赛者都激动无比,这种气氛也让马儿躁动不安。观众们也带着自家的宠物——小羊仔围在赛道外,看着藏民们骑着骏马在场上疾驰,几圈以后已经有不少人马落后,但是还在坚持,因为比赛不允许坐在马鞍上,所以我亲眼看到有参加赛马的人被自家躁动的马儿摔下马背,踩在肚子上,应该是受伤了,医生和家人都急匆匆上前,然后就被抬出场外了。意外总是难免,但是所有人都在拼尽全力,这或许才是这场赛马的意义吧!
冈仁波齐转山之路,几乎是所有徒步者都想要完成的一条此生必走的徒步路线,7月最后一天,我背上器材和行囊独自踏上了这条路。转山的藏族同胞,不断从我身边经过,都会留下一句加油鼓励。第一天20公里到达海拔5210米的止热寺,因为鞋子没穿对,脚底已经磨出十几个水泡,最大的水泡甚至比大拇指还大,找旅馆的藏民要了针,刺破水泡后消毒,相机架在旅馆的窗台上拍摄延时。第二天是32公里,经过海拔最高的卓玛拉垭口,5650米是我徒步到达的最高位置,幸好在藏区适应了挺久,也没用发生高反,很多藏族同胞在这个高度也要吸氧(想要去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下午最后的4公里,路很平,但是身体早已经超出极限,只能走一段停一段,看看路边的土拨鼠和鼠兔。幸好这一路遇到了同行的小伙伴,还有一位同乡,路上的艰难不用多说,但是一切又很值得,因为我也不知道下次来是什么时候了。
海拔4430米,将车开到珠峰古堡下的停车场,正是下午,本想等一个完美的日落,毕竟天气预报说是晴天,看了云图,云图预测应该可以拍到想要的照片,但是看着远方躲藏在云层里的珠峰,心里又在犯嘀咕。然后开始寻找机位,没过多久,吹起风来,云更厚了,于是也不再等夕照珠峰,开始拍摄,长焦镜头架在几百米外的荒滩上,背着包跑到古堡上,拍了几张自拍,后来又遇到放羊回来的牧民。天黑了,随便煮了一些吃的,在车上露营一晚,整晚风都很大,第二天清晨,珠峰方向依旧云雾缭绕,等不到的珠峰,那便不等了。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