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滚滚向前,村子里一些老宅子难抵城市更新的洪流,曾经在门前看家护院保平安的一对石狮子,如今只能依偎在一旁,在旧石材摊上静静等待下一个家。
致见证时光变迁的土操场,炭渣变塑料,鸟群换人群,承担了新冠疫情时期那些风雨交加坚持核酸检测的时代记忆。那些独自散步的背影,席地而坐的情侣,奔跑的孩童们……都成为时光无名的注脚。
炭渣土操场在建设更新中消失,绿色将向何处去?
记录2022年东南大学文昌操场装潢前的最后一场雨,记忆中泥泞的土操场,肆意面对大雨,孤寂的长椅上回不去的是匆匆大学时光。
常州蓝科技创意产业园是一个位于钟楼区怀德中路304号的综合性科创产业园,它于2019年9月28日正式开工 。该项目总投资达到3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 。园区的建设旨在打造一个集文创科技、创意办公、休闲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融合新平台 。园区的业态丰富,包括特色“厂中房”办公区、独墅花园办公区、民俗文化展示馆、众创孵化空间、怀旧礼堂和休闲健身馆等 。
常州的"花开西庄"是一个位于新北区薛家镇任葛村的美丽乡村项目,它以"田园空阔无桃李,一段春光属菜花"为设计理念,通过盘活闲置农房,集党建、文化、市集于一体,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的乡村幸福画卷。 "花开西庄"项目是薛家镇任葛村老西庄美丽乡村试点的一部分,项目规划建设面积153公顷,一期规划面积54公顷。它以水为脉、绕绿成环,构建滨水生态空间体系,以文为魂、聚点成片,彰显乡村特色肌理风貌,以人为本、综合整治,实现乡村生活宜居便利。
改造升级后的汉江路街区,以现代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对公共空间、建筑形象及设备设施等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其目标是打造一个集"国际化、年轻化、多元化"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为城市活力和居民的幸福生活赋能 。 汉江路街区的更新,不仅仅关注于外在的改造,还解决了商户关注的油烟排放、雨污废水等实际问题。通过与114家商铺业主的逐户沟通,从最基本的功能提升开始,将改造落到实处 。
建筑的外观设计十分吸睛,由红砖砌筑而成,非常适合摄影留念。内部还设有光影效果多变的阶梯剧场和贯穿五层楼的白色旋转楼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新的打卡地点。 随着新馆在常州文化广场的开放,老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使命已经结束,但它作为城市文化地标的新使命才刚刚开始。如今的“红盒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艺术和文化空间,还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业态成为城市的新兴地标。
这座建于1904年的老图书馆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公共图书馆之一,对许多人来说充满了回忆。它的新身份“A35红盒子”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空间,包括地下1层、地上5层,建筑面积达到12621平方米。一到三层主要为商业配套设施,包括网红首店、主题餐饮和文创手作;四楼为多媒体艺术空间,其余区域为展陈空间和规划的半开放式影音艺术沙龙区域。五楼设有常州第40家“秋白书苑”,这不仅是一个阅读空间,还有常州首个“东坡雅集”书籍专区和新中式茶饮区“学轼茶”。此外,五楼还有一个628平方米的露台,供人们在夜幕降临时俯瞰老城厢的美景。
上海艺仓美术馆是位于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的一座现代化美术馆,其前身为上海煤运码头旧址处的煤仓。在保留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艺仓美术馆经过改造,转型成为一座展示艺术的“仓库”。 艺仓美术馆的设计理念聚焦于“多元”、“开放”、“交流”与“学习”,致力于推广公共教育,平衡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美术馆通过新颖的策展理念与技术,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文化体验,使其成为一个激发灵感、增长知识、提升美感生活的场所。 艺仓美术馆的改造项目由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他们在设计中巧妙地结合了新旧结构,使这座曾经的工业建筑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周末打卡自己曾经设计的上海鸿寿坊, 除了感慨设计蓝图完美呈现之时, 更感慨人口结构在加速老去, 城市更新要提供更多关怀弱势群体的空间…
武汉杨泗港都市t台展现了武汉营造健康城市的行动力与魄力,脸谱的组合骑行慢跑步道的设置,我用无人机记录下了这一江畔美丽的设计@米拍
纪实
6月18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一处城市建设类重点项目(“城投·北城美地”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使用吊篮在高空中进行外墙施工,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据了解,“城投·北城美地”项目按照“城市功能配套更新区、城市品质提升先行区、城市旧城改造样板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建设完工后,将对更新城市功能、完善城市配套、提升城市品质、助推旧城改造起到示范作用。今年,当地共安排城市建设类项目11个,年度投资13.73亿元,全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城市内涵品质,逐步从“扩量为主”向“提质为要”转变。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