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图书馆天窗
摄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
摄于厦门南普陀寺
摄于厦门的多元建筑。
夜晚的南普陀,灯光辉煌,美不胜收
色彩丰富在外,简约清新在里。
黄昏时分的上弦场与建南大会堂
摄于厦门
使用时尚设计理念的五缘湾地铁站
摄于五缘湾地铁站
龙舟池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集美学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龙舟池遇上枯水期,昔日的海水大池塘变为大片滩涂
集美随手拍摄,记录城市的新旧更替
借助雕塑的遮挡窥见三角梅地铁站的一隅
拍摄记录了校园学生的夜生活场景与场地
摄于晚上的厦大
厦大白城的晚霞,晚风呢喃醉人
穹顶之下的万花窗,透过光形成了多彩的样子。
直梯在红色墙体之下延展向上
厦门朝宗宫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道教寺庙。它坐落于沙坡尾,肇祀于南明永历十六年(1662),主奉“天上圣母”。此地古称“玉沙坡”,清康乾百年间,朝廷指定唯一通往台湾的渡口即设置于朝宗宫前驳岸,因此朝宗宫的“妈祖”成为赴台的官员、商贾、民众的精神慰藉。这里见证了民族英雄郑成功“通洋裕国”的战略思想,同时也见证了郑成功开启驱荷复台的伟大功绩。
沙坡尾是厦门港的源起之地,从清代起就作为避风港,夜晚的沙坡尾与远处的双子塔遥相呼应。
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 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