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展现了广州城市的梦幻夜景,充满了现代都市的繁华与魅力。我选择了蓝调色调来拍摄这幅作品,意在将这座城市的夜景演绎得如梦如幻,仿佛进入了一个科幻世界。高楼大厦灯火辉煌,各种建筑物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正是我想捕捉的城市活力和现代气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栋被霓虹灯包围的高楼,顶端闪烁着光芒,给人一种未来城市的感觉。建筑物的灯光形成了各种几何形状和线条,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左侧建筑群的灯光较为密集,呈现出一片璀璨的光海。而右侧的广州塔则像一根通天的光柱,巍然耸立,在夜空中显得格外突出。 在照片的下方,是一些较低的建筑和街区,与上方的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低矮的建筑物灯光较少,但它们在蓝调色调的笼罩下,显得温馨而宁静。这样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多样性,还突出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构图方面,我选择了一个较高的拍摄角度,从而能够俯瞰整个城市的夜景。照片的前景、中景和背景层次分明,给人一种空间上的深度感。尤其是远处的高楼和近处的低矮建筑,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丰富和饱满。 总的来说,这张照片不仅展示了广州夜晚的美丽和繁华,还通过蓝调的运用赋予了画面一种独特的艺术
光影交错的瞬间,是时间在空间中留下的痕迹。每一束光线,都是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投射在地面的斑驳剪影;每一道阴影,都是云朵在天空中漫游,遮蔽了太阳的光辉。光与影的舞蹈,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奇迹,更是我们心灵的捕捉。当晨曦初露,柔和的光线勾勒出世界的轮廓,仿佛一切都在慢慢苏醒;当夕阳西下,长长的影子拉扯着白昼的余温,天地间流淌着静谧与安详。 光线像是温柔的画笔,细腻地描绘出每一个细节,赋予它们生命与情感。阴影则像是画布上的留白,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深邃与神秘。明暗对比的变化,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里有阳光的温暖,有阴影的清凉,有光明的希望,有黑暗的隐秘。 光影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时间的脉络。它们交错在一起,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在大自然中,光影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黄昏时分的斜阳染红天边,每一刻都在变化,每一刻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秘密,只有在光线的照耀下才会显现,而那些光芒四射的瞬间,又总是伴随着影子的陪伴。 每当我们凝视光影交织的景象,仿佛能听见时间在低语,看见光影在舞动。那些静止的瞬间,因光影的存在而充满了生命的律动。
年味,即是年俗的味道,约定俗成。过年是传统,年味也该从传统中寻找,找回浓浓的年味重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春节,狭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广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过年在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烧炮竹、烧烟花、掼春、年例、押舟、祈福、逛庙会、游锣鼓、上灯酒、赏花灯等习俗。
广州大剧院(Guangzhou Opera House),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1号,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于天河中央商务区,东毗广东省博物馆和广州图书馆,西邻美国总领事馆,南望珠江与海心沙,北靠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大剧院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43.1米,拥有歌剧厅、实验剧场、当代美术馆等艺术专馆和三个排练厅(歌剧排练厅、芭蕾排练厅以及交响乐排练厅)。广州大剧院由英籍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被称为“圆润双砾”,其主体建筑为黑白灰色调的“双砾”。广州大剧院的视听效果由声学家、声学界最高奖“塞宾奖”得主马歇尔设计,采用不规则的“双手环抱”式看台,以区别于大多数剧场采用的马蹄形、方形或矩形等形状的观众席。“双手环抱”即观众厅池座两侧的升起部分和楼座挑台交错重叠,看台犹如“双手环抱”。广州大剧院的外表采用的是“虹吸排水”系统,而剧院表层的石材具有四层结构:防水、保温、隔热和装饰效果,为开放性的石材安装工艺,通过石材间缝收集雨水,随时收集、排放。而在剧场内部顶端,疏密有致地安装了4000多盏LED灯,具有环保节能功效。
广州塔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与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旅游观光塔。广州塔建筑总高度600米,其中主塔体高450米,天线桅杆高150米,以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观光塔的地位,向世人展示腾飞广州、挑战自我、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气魄。广州塔,因其独特设计造型,与珠江交相辉映,成为新中轴线上的亮丽景观。 广州塔集都市观光、高空游乐、时尚餐饮、婚庆会展、影视娱乐、环保科普、文化教育、购物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将广州塔打造为一个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景区。 海心桥是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该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亲手打造,桥形设计植根岭南文化,造型概念来自“琴鸣绢舞·岭南花舟”,将桥梁完美地融入广州中轴线步行系统。主桥采用中承式钢拱桥,拱向东倾斜10°,拱跨198米,主梁为曲线梁,中跨桥面宽15米,主梁最宽位置近20米,桥面东侧步道全长488米,西侧步道全长256米,面积6300㎡
拍摄位置:猎德大桥下 广州珠江新城,位居天河、越秀及海珠三区的交接处,东起华南快速干线,西至广州大道,南临珠江,北达黄埔大道,地处如今最繁荣的天河北商务区的南面,承天河北浓厚的商务氛围,浑然组成一条新的城市中轴线,连接西边毗邻的传统商务区域越秀区和待发展的东部区域,贯通隔江相对的南部组团,区位得天独厚。总规划用地面积6.44平方公里,核心地区约1平方公里,商建面积约450万平方米。珠江新城,是广州天河CBD的主要组成部分。天河CBD是国务院批准的三大国家级中央商务区之一(另外两个为北京CBD与上海陆家嘴CBD),主要服务于珠三角经济圈,是华南地区最大的CBD、世界商务区联盟成员、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示范基地,已成为华南地区总部经济和金融、科技、商务等高端产业高度集聚区。天河CBD是中国300米以上摩天建筑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广州地区世界500强企业最密集的区域,拥有跨国公司总部13家,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以及140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184家项目机构,境内500强企业20家。
平淡的时光,平淡的故事,只是不知这雨夜又该有多少紫色的落寞闪现于你的梦中。
花朵在秋天凋零,但梦想随时都可以发芽。
小孩总希望白天更长,而成年人却希望夜晚更长。
不慌不忙,按时长大
疲倦落入温柔暮色里
—— 请到米拍APP查看更多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