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 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 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生命之树是西安市以西安古观音禅寺的千年银杏树为原型,用建筑和自然结合的方式打造的城市特色建筑景观,于2024年12月9日建成亮相。
西安高新CBD:锦业路的黄金时代 在西安高新区的核心地带,锦业路东段两侧正迅速崛起为一个新的商业中心。这里不仅汇聚了绿地中央广场、都市之门、西安软件园、创业新大陆以及锦业时代等数十栋高端写字楼,总建筑面积超过 200万平方米,还将在锦业路与丈八二路的交汇处建造 4-6栋超过150米的高层建筑,成为CBD中最瞩目的黄金位置。
1月22日晚,陕西西安城墙永宁门华灯初上,一组长50米、高10米的“双龙贺春”花灯被正式点亮,标志着2025年西安城墙新春灯会正式启幕。
繁星在夜空中绽放光芒,或明或暗,像是宇宙的心跳。它们遥不可及,却又如此真切地触动着人心。置身这满天繁星之下,尘世的喧嚣被抛诸脑后,只留下内心深处对浩瀚宇宙的敬畏与向往 。
西安高新CBD:锦业路的黄金时代 在西安高新区的核心地带,锦业路东段两侧正迅速崛起为一个新的商业中心。这里不仅汇聚了绿地中央广场、都市之门、西安软件园、创业新大陆以及锦业时代等数十栋高端写字楼,总建筑面积超过 200万平方米,还将在锦业路与丈八二路的交汇处建造4-6栋超过150米的高层建筑,成为CBD中最瞩目的黄金位置。
长乐门,西安城墙的正东门,位于东城墙中部偏南。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年至 1378年),扩建西安府城时新建长乐门,后历清代、民国,沿袭。 长乐门存 城、箭楼、正楼及二重门洞,另于城门两侧各开辟三个券洞,供车辆行人通行。
永宁门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偏东的一座,原叫安上门,唐未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为永宁门,如今的永宁门以“文化国门”的身份,迎接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
泾渭河公轨合建桥是地铁10号线一期的控制性工程,是我国西北地区首座公轨两用桥,桥梁全长7公里,合建段长 3.5公里,含渭河特大桥、泾河大桥和泾渭站,其中跨渭河段全长1412米,主跨300米。该桥梁是集高架快速路、轨道快
辛家庙立交,原名“辛家庙公交枢纽站”“辛家庙公交调度站”,于2011年4月20日投入使用,是西安公交历史上建成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交枢纽站。它巧妙地利用了辛家庙立交桥下各处空间,是集车辆调度、停放、司乘人员休憩于一体的公交场站,位于北二环与东二环交汇处。2020年12月起,因辛家庙立交桥下空间整治,辛家庙公交调度站停止使用,该站点更名为“辛家庙立交”。原先在此始发终到的各条公交线路相继调整、撒销或实行单边调度,至辛家庙立交或附近站点终点后立即折返。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的重要标志。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部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东南侧,占地面积1000亩,其中水域面积300亩。大唐芙蓉园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的,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11(0)大唐芙蓉园于2002年开工建设,于2004年落成,于2005年4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大唐芙蓉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 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 2011年,大唐芙蓉园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大唐芙蓉园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 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墻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
辛家庙立交,原名“辛家庙公交枢纽站”“辛家庙公交调度站”,于2011年4月20日投入使用,是西安公交历史上建成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交枢纽站。它巧妙地利用了辛家庙立交桥下各处空间,是集车辆调度、停放、司乘人员休憩于一体的公交场站,位于北二环与东二环交汇处。2020年12月起,因辛家庙立交桥下空间整治,辛家庙公交调度站停止使用,该站点更名为“辛家庙立交”。原先在此始发终到的各条公交线路相继调整、撤销或实行单边调度,至辛家庙立交或附近站点终点后立即折返。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墻。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