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南宁宾阳县,每年的炮龙节都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炮龙节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一天,村民们精心制作出长达数十米的炮龙,用竹篾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再用五彩斑斓的纸张装饰。炮龙在鞭炮声中舞动,象征着驱邪避灾、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 在这个充满春意的时节,炮龙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条炮龙都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每一颗鞭炮都在传递着祝福的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春意盎然的土地,感受炮龙节的文化非遗之美,见证这份珍贵的民俗记忆如何在新时代中熠熠生辉。 拍摄器材:富士XT4 镜头:唯卓仕27mmf1.2Pro
今年炮龙节的个人体验不佳,进城被撞车没赶上百家宴,也没能逛街扫街感受文化氛围,晚上拍照时还弄丢了一台action3。 幸而还有一些照片,聊以慰藉。
赤膊肉身扛火龙,炸裂鞭炮震穿耳膜! 百年老龙浴火狂舞,硝烟中见真龙魂! 广西人硬核过年,敢用血肉接万响!
这是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阳炮龙节是融合了汉、壮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项综合性民间节庆系列活动,这是第二次参加,我全副武装都被炸的哇哇叫,很佩服当地人赤裸上身,在鞭炮中舞龙,体现了广西狼兵精神。 拍摄只靠鞭炮瞬间的光亮进行补光,我冲入鞭炮中,与狼兵战士一同享受这肾上腺爆炸的狂欢!
鼓声震天,鞭炮齐鸣,火星四溅间,炮龙在硝烟中狂舞,炽烈如火,奔腾如雷。舞龙者身披火光,步履坚定,在红尘滚滚的街巷中,燃烧信仰,舞动千年传承。这一夜,龙醒了,城热了,宾阳炮龙节也燃到了极致!
宾阳炮龙节,舞龙之前需要到土地庙前让法师开光,经过一系列的祭拜仪式后才正式开始舞炮龙。
大街小巷上都是庆祝节日的氛围 每条街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条龙 人们虔诚又欢喜地参与其中 希望从神圣庄严的龙上得到新一年的祝福 📷Sony a7r3, sigma 28-70 f2.8, dji air 2s
宾阳炮龙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是壮汉文化融合的民宿节庆活动,在每年正月十一举办,至今已有千年历史。2008年,其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次炮龙节全宾阳县大概有145条龙齐舞,很是热闹。 第一次参加炮龙节,最让我震撼和敬佩的是宾阳人对炮龙的热爱和真诚。每一条街道都有自己的舞龙队,队里不仅有成熟稳重的中年人,更多的是年轻人、少年、甚至是小朋友,他们都身着盛装,师傅拍着手为徒弟打鼓领节奏、舞龙的父亲举着手机拍着队伍里接班的儿子、妈妈拉着孩子的手在庙前俯身拜庙。看到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薪火不绝,有一种民族骄傲和自豪感,不自觉地为之动容,甚至热泪盈眶。 开始舞龙后,舞龙人之间、舞龙人和群众的配合也很有趣。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很多的宾阳鞭炮,舞龙队经过时会捡起点燃,扔掉龙身上炸开,准备的炮越多,在家门口停留越久,寓意着今年好运更多,受到的祝福也更多。有的鞭炮放在地上,有的从二楼窗户垂直挂下长长一串,龙头起伏飞舞间,就把他们全都顶在头上,整个街道弥漫着火光和烟雾,真就是所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引龙人喷火,舞龙人配合,精彩纷呈,绝妙至极,龙的庄严和神圣也在此刻愈加升华。
宾阳炮龙节前奏
点击加载更多